为全面准确做好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解读工作,1月4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区科技、教育、民政领域2022年成绩单和2023年重点工作。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据介绍,2022年,我区出台《关于实施科技强区行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实施方案》《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搭建科技创新的部区合作平台、东西合作平台,组织实施“双百科技支撑行动”,全区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居全国第8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大幅提高,增速居全国第5位,稳居全国创新第二梯队。全区科技型企业快速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了489家、925家、2178家,分别较2021年增长了37%、65%、38%。自治区争取科技部批复宁夏为全国首个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全区组织实施了176项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2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需求。
2023年,全区科技系统将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以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为抓手,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全力抓好“双百科技支撑行动”,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2年,我区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建设全覆盖、全贯通。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两个县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新建23个急需紧缺专业,新增14个本科空白专业,获批建设141个国家和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精准对接“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培育葡萄酒、新材料等现代产业学院36个,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4.8万人。圆满完成“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6位。
2023年,全区教育系统将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提效、课后服务提质、基层教研提档、优质资源提量“四大工程”,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新建、扩建幼儿园3万平方米,新增公办幼儿学位2700个,新建、扩建中小学校130所、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位1.5万个,培育自治区特色高中10所。近期,教育部同意我区10项高校设置事项纳入“十四五”规划,包括新设1所本科高校、3所高职院校,2所高职学院升格职业技术大学,1所普通本科学院更名升格大学,3所高校同层次更名,比“十三五”增加了8项。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2022年,我区聚力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工作,全力以赴抓发展、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兜底性基础性保证。建立93.6万名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上浮临时救助标准20%。出台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文件,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六大行动”,推动设立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全国首创慈善项目联合发布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4.19亿元,较上年增加3.78亿元。在全国率先为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率先出台社会救助“20条硬措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批权限下放乡镇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域全覆盖。
2023年,全区民政系统将持续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升困难群体保障水平,兜牢困难群众幸福底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拓展基本社会服务,强化养老机构“建管扶用”全链条管理,推进儿童福利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婚姻和殡葬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报记者雷梦